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基民对基金利润的关注比收益率的关注更高了。
收益率就像穿在模特身上的漂亮衣服,怎么看怎么好,但买回家自己穿,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
(相关资料图)
相比之下,基金投资利润更客观,反映了基民真正在基金上赚到的利润。
前段时间,上海证券发布了基金公司投资利润榜单,系统评价了10年、7年期、5年期、3年等各个周期的投资利润情况。
都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但是看了这份榜单,还是能找到几个超预期的地方。
博时、华安创造利润的能力比较稳定,对投资者很友好,也符合咱们的预期;大成、万家基金这三年权益做得确实好,真的帮投资人赚到钱了,口碑好理所应当。
最惊喜的应该是10年期和3年期的冠军——嘉实和中银,截止今年二季度,他们的非货管理规模分别排名第7,第19,其实并不是规模最大的梯队,那他们是怎么给基民赚到这么多钱的呢?
答案并不难想:搞指数、搞固收。
得指数、固收者得利润
嘉实基金能排名十年期基金投资利润的冠军,很大程度得益于沪深300指数。
其实不光是嘉实,十年期基金投资利润排行榜的前4位都是沪深300的指数基金,得指数者得天下,真不是一句空话。
嘉实的沪深300LOF(160706)成立于2005年,沪深300ETF(159919)成立于2012年5月,比刚刚破千亿的华泰柏瑞家的沪深300ETF(510300),都要早上一些,所以在最近10年的前半程,利润要比华泰柏瑞积累的多。
从十年的周期看,权益基金的利润确实丰厚,为啥说长期看投权益比固收赚钱呢?道理就是如此。
但如果是三年维度的短期视角,权益市场的波动会很激烈,这时债基往往能创造更多的利润。
比如上榜三年期的公司,博时、永赢、交银都是大家熟悉的固收大厂。
但排名第一的是中银基金,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我扒了一下Choice的数据,发现中银基金旗下债券基金——中银丰和定期开放债券,规模将近480亿,近三年创造了69亿的利润;中银悦享定期开放债券、中银睿享定开债券规模都在200亿以上,近三年利润也在30亿左右。
基金经理郑涛、白洁都是韭圈儿评分90往上的固收大佬,之前还真没关注过。
因为这些都是机构定制型产品,全部为机构持有人,与普通投资者交集不大,所以这份利润散户拿不到,还是有些遗憾的。
主动权益有谁最能赚钱?
相比于指数和固收的赚钱,主动权益的处境又尴尬了许多,究竟哪些产品帮大家赚到钱了呢?
从十年的维度看,兴全趋势、易方达优质精选和博时主题行业是最能赚钱的主动权益基金,也是我计算的十年利润排行榜TOP10里,唯三的主动权益。
站在2013年7月,王晓明还没有离任,董承非还没有接手,当时兴全趋势就有将近百亿的规模,这十年的时间,兴全趋势规模翻了一倍,区间回报将近250%,能赚到158亿利润,是合理的。
博时主题行业当时还是邓晓峰大佬管理,和兴全趋势一样是十年前的巨无霸,规模也在百亿上下,这些年规模虽有萎缩,但截止今年二季度仍有60多亿。
相应比较明显的是张坤的优质精选(原中小盘),在2013-2018年,虽然取得了135%的回报,但利润不过5亿,因为那时候坤总还岌岌无名,也没太多人了解,真正的利润爆发还要等到2019-2020年。
昨天和舔毛的柯基聊,他觉得基金经理这份工作比拼的不仅是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
不仅要做好研究、选好股票,更要与公司的领导搞好关系,需要在投研资源上得到支持,需要在自己风格逆风时不至于被停掉交易权限,同时跟渠道的关系也要好,要有人愿意帮你卖基金,给你找子弹。
这些能在A股证明过自己的基金经理,都是幸运的的,那些募不到钱被迫清盘、被迫下岗的基金经理,不一定就菜,只不过确实没有资金、没有客户留给他们去证明自己了。
最后的话
很多朋友会诟病基金利润这个指标,与规模高度相关并不能很好的描述基金产品的收益水平。
但事实上,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规模大的基金的确会赚更多钱;但市场行情走弱也自然会亏很多钱。
这个数值越大,一方面意味着这只基金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该基金产品获得了更多资金量的认同,服务了更多的客户,产生了很好的社会价值。
希望在2023-2033的投资周期内,大家都能有所收获,赚几倍的现在看有点宏大,先定个回本的小目标,你们看中不中?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科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