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讯(通讯员:杨贵新 廖敦湘 申红)6月28日,隆回县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2023年第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隆回县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通过发展“五小”庭院经济、创建“花瑶贵米”特色品牌等为振兴乡村描绘了出了广阔钱景。
【资料图】
优势特色产业抢抓振兴乡村主动权
该县以成功创建隆回金银花省级优质农副产品示范片(区)为基础,推进以“金银花、优质稻、生猪、烤烟”四大主导产业和“龙牙百合、辣椒、油茶、果蔬茶”四大特色产业优质产业基地建设。
着力打造2-5个100亩以上金银花标准化示范基地、2-3个50亩以上的龙牙百合示范基地、1-2个100亩以上的茶叶标准化基地、1-3个100亩以上的辣椒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以上的蔬菜标准化基地、10个100亩以上标准化烤烟生产基地。创建7个以上省市县农业特色产业园,建设1-3个“一村一品”重点村,培育壮大山界回族乡红糖、南岳庙镇红薯粉丝等“一乡一业”产业。
打造一批“隆”字号公共品牌,着重巩固拓展“隆回金银花”、“隆回龙牙百合”、隆回“三辣”等公共品牌,支持5个以上本土农产品创建第四批“邵阳红”公用品牌。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大力支持“军杰”辣椒、“金鸡”百合、“鸿利”金银花、“隆滋源”大米、“早安隆回”茶等省级以上知名品牌建设。新认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5个以上,续展产品5个以上,全县“两品一标”总数达75家以上。
2023年,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以上,总数达60家以上。打造一批农业企业品牌,创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12家以上,支持湖南鸿利药业有限公司创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创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以上,新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各50家以上。全县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家以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15家以上,市级龙头企业达50家以上。
“花瑶贵米”擦亮区域品牌
“花瑶贵米”是一个初创品牌,属高端大米品牌,因产自小沙江等高海拔地区,故取名“花瑶贵米”。
花瑶贵米又称白雪米,具有色泽晶莹透亮,颗粒饱满,口感香糯、柔软,胶质浓厚,具有粘性强、风味佳等优点,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极为丰富,具有开脾健胃的功效,有“不用配菜的米饭”美誉。
构建全产业链,从源头确保产品品质。一产种植采取“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采取“订单+农户+技能培训+收购+营销”的方式,企业负责种子提供、签订订单、技术培训、收购等,农户负责田地及田间管理,在小沙江镇及花瑶区域建设花瑶贵米种植示范基地3000亩以上,种植胚芽米品种、高品质的大米品种。二产由企业做产品线延伸,进行产品深加工,开发冷链仓储,打造“花瑶贵米”品牌,规划深加工单品三年销售。
融入“邵阳红”农产品公用品牌,建立品牌权威,提升品牌好感度和知名度。与乡村振兴消费帮扶结合,定期举办“乡情互动活动”、消费帮扶各种直播活动、电视活动等。
“五小”推开庭院经济大门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鼓励引导监测对象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渠道,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该县鼓励引导发展“五小”庭院经济。
鼓励引导发展庭院小种植。主要发展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微茶园、微药园、微菌园,种植蔬菜、药材、林果、花卉等特色作物。
鼓励引导发展庭院小养殖。主要开展庭院特色养殖,合理规划庭院生活区和养殖区,实现人畜分离、干净整洁,打造一批微养殖园。
鼓励引导发展庭院小加工。传承创新乡村传统工艺,发展特色食品和特色手工艺品,创响“土字号”乡村特色品牌,打造一批家庭车间、家庭工厂、家庭作坊。建立小作坊进行农产品(面粉、食用油等)、食品(面食、豆腐、粉条、调味品等)民族食品加工等,加工草编、刺绣、缝纫、剪纸、民族手工艺品等。
鼓励引导发展庭院小农旅。依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自有庭院开设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小型采摘园。其中小沙江镇、虎形山瑶族乡、麻塘山乡三个试点乡镇创办星级民俗。
鼓励引导发展庭院小服务。利用自有庭院开展代收代储、产品代销、原料加工、农资配送、农机作业等生产性服务,设立电商销售点、直播带货点、快递代办点等,开办小超市、小餐饮、理发店、修理店等生活性服务业,打造一批微超市、微电商。
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就业帮扶车间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对带动农户多,产业发展好的在重点农业产业发展中予以倾斜扶持。
提级整改为乡村振兴护航
今年来,该县开展了扶贫资产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及提级整改工作督查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刀刃向内、勇于揭疤亮丑,对排查出来的突出问题要进行梳理汇总,建立重点问题整改清单,提出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有序整改落实,要坚持以案促改,既查事又查人。
通过开展三资清查管理工作,对照六个方面的问题,对各村扶贫资产进行彻底的普查清查。紧盯各工作步骤的时间节点和阶段性任务清单,逐步逐级深入推进工作,对前期查摆的问题进行再排查、再细化、再深挖,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情况摸清、问题找准、措施提实;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
通过全面清理,全县共登记2013-2020年扶贫项目资产13260个,资产规模242804.0728万元;2021-2022年项目资产2153个,资产规模65395.46万元。
上一篇:全球快消息!海康威视在湖北 为 “绿电守护者”搭把手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科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